管理交流

机械设备维修策略及国际发展趋势

编辑:晓刚 来源:装备保障管理网 2016-08-04 我要评论 浏览量:

一、维修的方式 从维修的发展概况看,从事后维修逐步走向定时的预防性维修。对同种设备而言,实际每台设备的具体情况是不相同的,在修理内容和修理工作量上也不应相同,修理间

机械设备维修策略及国际发展趋势

 
一、维修的方式
 
从维修的发展概况看,从事后维修逐步走向定时的预防性维修。对同种设备而言,实际每台设备的具体情况是不相同的,在修理内容和修理工作量上也不应相同,修理间隔周期也不一样。
 
由于计划维修策略有其独特的方法和特点,特别是因为它简便易行可以进行长周期的计划安排,因而目前仍有不少企业使用这种方式,尤其是在实际设备利用率不太高的情况下,执行起来是比较方便的。但也应看到其不可克服的弱点。
 
1、定期有计划的检查
    
通过检查来了解设备当前的状态,发现存在的缺陷和隐患,据此有针对性地安排修理计划以排除这些缺陷和隐患,保证设备的高效利用率,减少修理费用。这种方式的关键在十检查。定期有计划地进行检查并按检查所安排的修理计划进行修复,这时的检查与修理的安排是相互配合的一个整体。没有修理安排,检查就没有实际意义。没有检查的信息,修理计划就没有了编制的依据.
 
这种修理方式与计划维修策略相比,其共同点都是预防性的,而不点是,计划维修是根据磨损、概率或其他的经验,按一定的模式有规律地进行的。这种方式中除了定期的故障零件更换符合实际情况以外,其余的计划修理时间及修理内容均不能完全符合设备的实际情况。虽然这些系统都力图使其修理时间和修理内容接近实际需要,但各台设备的情况总是千变万化的,因此总是与设备的实际情况有出入。实际上,为了做到避免紧急事故的发生,往往导致过剩维修,使维修费用和设备利用率效果不佳。为此相比,定期计划检查所得到的结果更接近于设备的实际情况,因而按其安排的修理计划更接近设备的实际需要,所以,这种方式比较起来效率更高、费用更少。但是,这种维修策略不能安排长期修理计划,因而不能早期进行资源平衡,给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总的看来,这种方式目前还是比较先进的和效率较高的,因而在国际上被广泛地利用,在国内,也有不少单位在进行试探性的工作和试点。
 
2、强制性的维修策略
 
对一些关键性的零部件,由于其损坏将会造成巨大的停机损失,或由于某些零部件所处的位置难于拆卸,只能在其他部件分解时才能拆卸,如单独进行这类零件的更换也将带来巨大的停产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宜采取强制性的维修策略。从局部上看、对这A零部件采取上述的某种维修策略是合理的,但对整台设备、整套设置或生产线来说都是不合理的,也是不经济的。从全面出发对这些设备或部件采用强制性的维修办法,在摸索一些经验和规律后,根据生产中的维修窗口(即生产的一些间隙,可用来进行维修而无需单独安排停产时间),或
计划的停产期,来强制性地修理或更换这些零件,以使停产损失降至最低。这样虽然维修费用要多一些。但这多一点的费用与停产损失相比只占很小的比例。
 
 这种方式对一些流程工业中的关键设备,尤其是一些生产线上的关键设备,往往是有效的。特别是一些利用率很高,从生产上难以拿出时间来停机检修,而又需保证长期正常运行的设备,使用这种方法更为有效.
 
3、年检
 
年检也叫年度整套装置停产检修。这是国内外流程工业中普遍采用的方式。它是将整套装置或若干套装置在每年的一定时间中有计划地安排全面停产检修,以保证下一个年度生产正常运行。这种维修策略对保证每个年度的生产有着重大的意义。由于它是根据流程工业的生产特点决定的,具有生产保证性,所以本质L与计划维修是有区别的。
 
对于机械化、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生产线,虽说其生产类别属制造类或轻工制造类,但其设备对生产的影响程度已与流程工业近似。特别是在几条生产线并存的情况,彼此在工序上衔接紧密,生产线之间的开停对整个生产影响很大时,其生产性质从设备这个角度来看已与流程工业非常相似,因此,应该考虑采用流程工业的某些设备管理与维修策略,而不是沿用单台设备运行时的一般的制造行业的设备维修管理方式。当然,在此时亦应结合自己的行业及生产特点来进行维修。
 
随着设备状态监测技术的应用,通过设备状态监测手段对各种设备及零部件的状态有更多的了解,在年度检验内容上也有了比以前更多的针对性,这样做.可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维修工作量,降低维修费用,缩短检修工期。
 
4、使用备用设备或部件切换的维修策略
 
虽然看起来这似乎不是一种维修策略,但可作为一种维修策略来探讨。‘It是在某一设备发生故障或发现故障征兆等情况下开动备用设备.把有故障的设备停车后进行修理,然后使其处于备用状态。对在用设备的维修,可以采用上述几种不同方式来进行,如可以定期停机切换进行修理,可以在检查到故障的征兆或检查出缺陷时用停机切换进行修理,也可以运用发生故障时进行停机切换修理。
 
这几种方式对生产的影响都较小,只是在修理内容上、修理量上、修理费用上有较大的区别。这种停机切换使用备机的维修策略,对一些有备件机的机房是可以实现的.而且对在用设备不论使用哪种维修策略,都不会发生紧急停机故障而影响生产。但目前在设计中配备备用机组的情况越来越少,这是因为技术发展迅速,设备技术水平及可靠性均有较大的提高,加上设备昂贵,设置备用机组投资甚大,备用机组利用率甚低。为了摸索新的途径,不少单位开始采用经济有效的备用部件更换的维修策略。
 
举例来说.一套轧机配上几个大型变速箱同时使用.为了防止在变速箱发生故降时停机时间过长,多配一台备用的变速箱,运行中一且某台变速箱发生故障或问题.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将备用变速箱换上去.把有故障的变速箱替下来,以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由于使用了备用部件,就把对变速箱的紧急现场修理变成了正常的修理作业,修好后又成为备用部件待用。这在费用上、人力上、技术上、质量上都有较大的好处。这种方式在企业中具有相同型号的多台设备时均可使用。但是,在设备台帐管理上要适应这一情况,注意这些通用的可更换的部件不应固定归属于哪一台设备,而且应该可以互换.
 
 5、 按设备的状态进行维修
 
这是人们期望和努力实现的一种较理想的维修策略。这种维修目前国内有不同的翻译名词,如“状态监测维修”、“视情维修”和从外国文字直译过来的“预知维修”等-以往各种维修策略的不足之处均在于,虽然都希望在设备即将发生故障前进行维修,以使维修工作在最合适的时间及时进行,但由于这些方法都不能基本上掌握设备的实际状况,因而总是不能及时得到维修而造成事后维修,或因预防性措施过多产生过剩维修。实行预防性检查就是要通过有计划的检查来达到这一目的。
 
但由于检查手段的技术水平所限,虽然这种方式比其他方式更接近于设备实际情况,但亦不能完全掌握设备的实际状态.随着设备状态监侧技术的发展,开始有了一些可以监测设备状态的手段,把这些手段运用到设备枪查工作上去,并采取信息分析和处理的方法,就可以比较准确地了解到设备的实际状态。按这AW检查中发现的情况安排的修理项目应该是更符合设备实际的。这种按设备的实际状况和需要及时地进行修理的方式,效率最高、最经济,解决了多年来在预防维修中存在的过剩维修问题。
 
但是,采用这种方式必须有如下重要的先决条件:
 
I )设备故障的发生不具有非常明确的规律性。
2)有着准确而有效的监测方法和技术,可以测试到缺陷及故障的存在。
3)从发现故障的征兆开始到故障出现之间的故障潜在时间有足够的长度,使修理和排除故障的措施能够实现。
4)对被监测的设备能够进行分解,有排除故障的可能性。
5)设备在生产中的地位,使其有可能在故障被发现时采取措施排除故障。
 
在以上条件具备之后,这种方式才能是有效的、可能实现的。以上所叙述的各种不同的维修策略,不是按各国的现行制度划分的,而是以实际存在的各种维修策略来区分的。各国的各种方式或制度各有其独自的特点,但其维修策略都归属某一特定的类别,具有某一方式所具有的共性。
 
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出各国的不同维修制度和体系是属于哪种维修策略.以及在各种维修策略中的地位及优缺点。这样讨论的目的。是使我们能够找到较先进的维修策略,并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对不同的设备选用不同的维修策略.以求得综合效率最好,并防止对外国维修策略认识的盲目性,以便建立起我国自己的各行业企业的不同的维修策略。
 
二、维修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管理方法的进步,维修工作近年来在各个方面都发展较快。并在某些方面有着较大的发展。现就维修策略、维修技术及维修管理三方面的发展趋势叙述如下:
 
1)随着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按设备状态进行维修的方式已经被公认为维修策略中最新的效率最高的一种。这种维修策略目前仍是初步的。虽然已有不少国家或组织称其实行的维修策略是状态监测基础上的维修,但其实质只是在检查的基础上采用一部分状态监测手段,距实际要求的按状态进行维修尚有一定的距离。需要进一步研究、分析和积累经验,才能趋向成熟。随着状态监测技术的进步,这种维修策略的效果也会进一步提高。在发展这种维修策略的同时,进行计划维修对于重要大型设备也是必要的。
 
2)新的维修技术及零件修复技术的发展,对维修工作也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表面工程学应用于零件修复上,方法简便、成本低、效果好、经济效益可观。
 
‚刷镀技术、热喷涂技术、维修焊接技术及其他的修补技术等,可使修复后零件的寿命有较大的延长、性能有较大的提高。
 
同时,一些新技术又解决了一些设备的翻新问题,使其可以经过修复恢复其原有的性能。可见,如何广泛地推广这些技术,应用这些零件修复技术对一些设备的基础件和较贵重的零件进行修复,是十分重要的课题。
 
这些新技术的发展主要是从零件修复开始的。由于它有着独特的优点,即经济性好。某些主要性能上可以优于母材,因而,预计这些技术很快将会被应用于一些零件包括基础件在内的磨损预防上,即采取这些技术对一些零件或基础件的易磨损部位采用预防性的保护或强化措施,来延长零件的寿命。这又是一种新的预防性维修措施。在这个基础上,预计今后会出现某些维修技术推动制造技术发展的趋势,即逐步地把某些零件修复技术应用到制造上去.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这是更深一步的发展。随着维修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这种趋势显
而易见。
 
建立及下达、完成任务的反馈、备件、资料的查询及发放等.上述主要工作均应在计算机上可以预见,今后在管理上的发展趋势将是把状态监测技术、按设备的状态进行维修的方式和计算机管理系统结合在一起,构成一套更完整更先进的管理体系。首先要完善维修策略,建立现场监测采样系统。再完善计算机管理系统。
 
4)建立维修市汤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维修业的发展趋势。改革开放以来大量涌现的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大都没有自己完整的维修体系,其设备的大,中修将主要依靠维修市场来解决。
 
中型以上的老企业虽然有自己的维修技术力量和专门的修理部门,但也难以承担全部设备的维修任务。尤其对于一些大型梢密设备。由于其技术含量高。结构复杂,维修要求高,难度大,因而仅靠设备使用部门自身的技术力量往往难以胜任。由专业技术单位承担维修,既能保证质量,又能缩短时间。企业设备的自身维修模式,占用的人力多.为贮备零配件,购买维修检测仪器、工具占用的资金大,设备的维修质量有时难以保证.维修成本相对较高。
 
目前,各种专业维修部门、维修中心、表面技术服务中心等在对全社会开展设备维修服务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设备维修市场正在形成。它是当前设备管理工作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
 
 本期编辑:装备保障管理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1.凡“装备保障管理网”的原创稿件,版权均属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责;2.本站旨在宣传助力中国工业2025,会员转载文章如牵扯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谢谢!

智能设备点检仪,设备点巡检管理系统
关联文章关联文章
网友观点网友观点
关注我们
工业设备点检运维管理系统
TPM设备管理培训课程
关注微信
手机网站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