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新闻

江淮与大众联姻坐实 中国市场将迎第三个“大众”

编辑:王瑞 来源:工业新闻网 2016-09-23 我要评论 浏览量:

大众汽车集团与江淮汽车日前在德国沃尔夫斯堡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在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出行方案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此举将搅动中国新能源产业

 

江淮与大众联姻坐实 中国市场将迎第三个“大众”


大众汽车集团与江淮汽车日前在德国沃尔夫斯堡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在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出行方案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此举将搅动中国新能源产业格局。对于大众而言,中国新能源市场无疑潜力巨大,但如何协调三个大众在中国市场的关系,显然也是一个史无前例的考验。

9月7日,江淮汽车在临时停牌一天后即发布公告,称江淮汽车与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已于9月6日在德国沃尔夫斯堡在签署了合资合作谅解备忘录,根据公告内容,双方计划以新能源汽车产品为基础,成立一家研产销一体的合资公司,并力争在5个月内签署正式协议。 

至此,在汽车圈盛传了大半年的江淮、大众合资“绯闻”算是被证实了。如果后续进展顺利,那么除了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中国的汽车市场将迎来第三个“大众”。 

 总理牵线的姻缘专注电动汽车 

江淮与大众的姻缘最初可以说是中德两国总理亲自牵线搭桥促成的。2015年10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陪同德国总理默克尔考察江淮汽车的生产情况和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在陪同默克尔访华的考察团中,就有当时刚刚经历了“排放门”风波的新上任大众汽车CEO穆勒。

随后,便传出了大众将于江淮合资的“绯闻”,原因是李克强总理在参观过后说了一句,“刚才你们企业负责人讲了,希望和德国大众合作,我今天中午就会告诉他们的董事长。” 

有政府推动的合作进展迅速。2015年11月,大众中国总裁兼CEO海兹曼与江淮董事长安进在广州车展期间进行了第一次接洽;2015年12月初,大众全球高管造访江淮;今年1月,海兹曼和安进又在合肥进行会晤,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而外国媒体的报道也印证了双方合作的可能性,今年2月,英国路透社报道,海兹曼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正与江淮汽车开展早期的接触与洽谈,加深对彼此的了解,并且一起探讨今后可能的合作方向。 

在江淮与大众的合资合作谅解备忘录被披露之前,外界对于二者的合作方向有过许多猜测。在商用车领域、大众廉价车项目抑或是新能源领域,双方都有合资合作的可能,而谅解备忘录显示,最终双方合作的方向确定在新能源领域。 

江淮发布的公告称,双方的合作意向是以新能源汽车产品为基础,成立一家研产销一体的合资公司,在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出行方案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

根据对等合作原则,双方分别以现金或其他有形或无形资产出资方式各缴纳50%的初始注册资本。公告显示,双方正在对成立一家新的合资企业的前景和可行性进行评估。不过,对于合资公司的投资规模、商业模型等细节尚未确定。

但可以确定的是,根据备忘录要求,在合作起始阶段,双方计划尽快基于已有的成熟平台,共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组合;并且尽最大努力投入各自的资源。 

在不同场合,双方的发言也确定了最终产品将会是纯电动乘用车。 

海兹曼在签订谅解备忘录时表示,“大众汽车集团和江淮汽车将开展深入探讨,最大程度上发掘双方在现有和未来的平台、技术及其他领域的优势资源,尽快制定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战略。大众中国将进一步加强在纯电动车领域的投入,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安进也表示:“我们期待与大众汽车立足新能源汽车领域,开展全方位的合作,为中国消费者提供高性价比的纯电动汽车产品,共同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推动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大众与江淮各取所需 

大众在中国已经有两家合资公司———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经过在中国的30年发展历程,大众已然非常熟悉中国消费者和中国的汽车市场,凭借两家合资公司的优秀表现,大众品牌也在多数中国消费者心中被冠以“神车”名号。 

根据全国乘用车市场联席会发布的8月乘用车国内销量数据,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稳居冠亚军,单月销量均超过14万辆。虽然受“排放门”影响,大众品牌在欧洲和美国的品牌力受挫,但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却一如既往。

既然如此,大众为何又选在此时再寻一家中国本土品牌合作呢?这当然不只是总理亲自牵线搭桥这么简单。 

对于大众来说,要想消除“排放门”的负面影响并不容易。为了应对技术改进、客户补偿以及可能出现的法律纠纷等,2015财年大众集团划拨出了162亿欧元的预备资金;前段时间,大众已经与美国监管机构达成了一项价值约153亿美元的赔偿协议。

这不仅让大众集团的盈利受损,也让大众一直以来坚持的柴油车路线进入发展瓶颈。今年6月,大众汽车发布了“携手共进———2025战略”,宣布在未来十年,将推出超过30款纯电动车型。

2025年,大众汽车集团预期其纯电动车的销量将在200万辆至300万辆之间,占总销量的20%~25%。显然,大众汽车正在加速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步伐。 

在中国市场虽然未受“排放门”影响,但面对爆发式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大众相对滞后的新能源产品投放在当前来看并不占优势。如今,中国的油耗排放法规日趋严格,随着第四阶段乘用车燃料消耗限制的实施,到2020年乘用车企业平均油耗要下降至5升/百公里;而在《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乘用车(含新能源乘用车)新车整体油耗降至4升/百公里。

对于大众集团来说,要想继续保持在中国市场的领先,加快新能源汽车布局刻不容缓。对于此时的大众而言,选择一家拥有新能源造车经验的新合作伙伴来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将是占领市场的好机会。 

江淮正是这样一家企业。江淮是在新能源领域起步较早的自主品牌企业,经过9年六代产品的迭代研发,江淮汽车的新能源技术日渐成熟,并逐步打造了完善的新能源供应链体系。

数据显示,今年1~8月,江淮累计生产纯电动乘用车12573辆,累计销售12042辆,同比分别增长180.33%和156.92%。有如此的销量成绩和技术水平,江淮的确是不错的合作伙伴人选。 

对于江淮来说,能与大众合作当然也意义不小。在国内主流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中,江淮是少有的主要业务板块没有合资的车企。正如江淮汽车公告中说言,如果双方合资合作能够顺利实施,预期会提升公司技术水平和品牌溢价能力,有利于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进一步开拓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市场。对于江淮汽车来说,这绝对是摆脱低价、低端形象的好机会。 

此前,江淮汽车也发布了新能源汽车业务发展战略。根据规划,到2025年,江淮新能源汽车总产销量将占江汽总产销量的30%以上,塑造行业第一品牌形象,从而形成新能源汽车、传统乘用车、商用车三足鼎立的格局。这一点与大众的新能源战略基本一致。

在日前举行的2016中国汽车品牌发展论坛上,江淮乘用车备件营销公司总经理汪光玉就表示,不管是给蔚来代工还是与大众合资合作,都是为了把新能源汽车作为一个战略,坚定不移地发展下去。 

政策尚存阻碍三个“大众”需平衡 

自江淮宣布将与大众成立合资公司的公告一出,就在业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不仅是盛传多时的“绯闻”成真,还因为如果合资合作成功,则这将是大众汽车在中
国的第三家合资企业,而这就与我国现行的汽车产业政策相悖了。

2015年经国务院批准,发改委、商务部发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显示,针对汽车整车、专用汽车和摩托车制造的规定要求,“中方股比不低于50%,同一家外商可在国内建立两家(含两家)以下生产同类(乘用车类、商用车类、摩托车类)整车产品的合资企业,如与中方合资伙伴联合兼并国内其他汽车生产企业可不受两家的限制。”显然,如果按照这一政策,江淮与大众再合资已经超出“红线”。 

但外资车企在中国合资超过两家的并非没有先例。戴姆勒就先后在中国成立了北京奔驰和福建奔驰两家乘用车企业,又采用技术合资的方式与比亚迪成立了“深圳比亚迪戴姆勒新技术有限公司”,所生产的腾势品牌电动汽车用的是比亚迪的生产资质。

不过,从目前公布的合作细节来看,大众与江淮之间比戴姆勒和比亚迪的合作要更加深入和广泛。或许政策会有所调整,或许双方创造了新模式,答案有待日后揭晓。 

对于大众汽车来说,除了要继续进行各项合作细节的探讨外,比较“头疼”的就是如何处理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和即将诞生的新合资公司这三个“大众”之间的关系。毕竟在中国市场只有两个“大众”的时候,业务上的重叠就经常会引发二者之间的同质竞争,如今再添一员,产品如何分配、市场有何侧重都要更加仔细地考量。 

大众当然深知其中利害。9月8日晚,大众集团在官网发布了与江淮汽车签署谅解备忘录的声明,并回应了与上汽、一汽集团的合作关系。大众集团声明,与上汽集团、一汽集团长期以来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关于目前在华合资企业上汽大众、一汽-大众的合作、生产、经营,以及所有的投资计划、产品计划与市场投放都将按规划正常进行,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大众汽车集团此前宣布的未来3~4年将推出的15款中国生产的新能源车型仍将会由现有的两家合资企业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生产,以满足中国市场消费者的需求。 

按照大众和江淮签署的谅解备忘录,未来的产品方向将是高性价比的纯电动乘用车。但不管怎样,对于大众而言,如何平衡三个“大众”之间的关系,显然是一个史无前例的考验。 

 

TPM,点检,班组建设,管理能力咨询培训@左明军老师.微信:13808969873

1.凡“装备保障管理网”的原创稿件,版权均属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责;2.本站旨在宣传助力中国工业2025,会员转载文章如牵扯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谢谢!

精益导航-工业设备人互联网商学院,在线免费学技能
关联文章关联文章
网友观点网友观点
关注我们
华企工业智库
企业管理培训课程
关注微信
手机网站
关于我们